【始得西山宴遊記語譯】全文語譯+詞義+考核要點分析|

柳宗元在永州任職時,寫了《始得西山宴遊記》這篇文章。它被認為是他在永州時期最傑出的作品之一。這篇文章描述了他第一次來到西山的情景,深深感受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妙。

《始得西山宴遊記》說明了柳宗元對大自然的熱情,也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看法。通過敘述西山美景和作者的心情,他思考生命的真諦。這篇文章寫作精美,文字舒暢,被譽為中國古典散文的瑰寶。

始得西山宴遊記語譯

下文我們將討論《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創作背景和文風特點。我們會分析文中的修辭手法,深入理解柳宗元的思想。無論您是來學習還是欣賞,這裡的解說都能給您帶來新的領悟。

Highlights

  • 《始得西山宴遊記》為柳宗元永州貶謫時期作品
  • 文章描繪作者遊覽西山的經歷和感悟
  • 本文提供全文語譯和重要詞義解析
  • 分析文章的創作背景、文體特點和修辭手法
  • 探討柳宗元的人生哲學和對自然的態度

《始得西山宴遊記》背景介紹

《始得西山宴遊記》是柳宗元著名作品之一。也是《永州八記》的開場篇章。這段故事展示了作者的文學天賦,以及他在低谷時克服困難的心路歷程。

領取論仁 論孝 論君子工作紙

柳宗元生平簡介

柳宗元出生於唐朝(773-819年),是當時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他在21歲時開啟了政治生涯,但因失敗參與革新而被貶永州司馬。在永州的十年,他寫下許多優秀作品,包括《始得西山宴遊記》。

作品創作背景

《始得西山宴遊記》寫於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當時,柳宗元被流放到永州,感到十分沮喪。他透過遊山玩水來舒緩情緒,並將自己的感受融入了自然之美。

永州八記概述

《永州八記》包含柳宗元在永州十年創作的八篇文章,以《始得西山宴遊記》為首。這些文章記載了永州的美景,也表現了作者內心的轉變和哲思。他用巧妙的語言把自然之美與心靈感悟融合在一起。

作品特點內容描述
文學技巧運用對偶、借代、誇飾等修辭手法
創作主題借景抒情,寄託人生感悟
結構安排構思精巧,迴環往復
語言風格辭藻清麗,意境深遠

《始得西山宴遊記》不僅是一篇出色的山水遊記。它也表現了柳宗元在困境中的心靈世界。這作品以獨特視角和深刻的內涵,成為中國古典散文的經典之作。

始得西山宴遊記語譯

《始得西山宴遊記》是柳宗元的經典之作。這篇文章描述了他在永州期間的心路歷程。它總結了作者對新環境及自然的感受。

文章描寫分為兩個主要部分。首先,講述了柳宗元在永州的初期經歷。他對當地環境感到不適,並且心情擔憂與害怕。這些感受透過他對景物的描寫得到體現。

第二部分細談了柳宗元在西山的探險遊記。他生動描寫了西山的美麗,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這些描寫不僅展示了他的文學造詣,也展現了他與自然的深刻聯繫。

在翻譯時,注意理解一些特別的字眼是很重要的。比如,「僇」可通「戮」,「趣」通「趨」。掌握這些用字對理解全文有幫助。

透過這篇文章,我們看見柳宗元如何克服恐懼,與自然和諧相處。《始得西山宴遊記》正是關於這種心靈解放的故事。

Analysis of passphrase words

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柳宗元運用了許多通假字和難解詞彙。這使得故事更為豐富。正確理解那些詞彙對理解故事很重要。

重要通假字解釋

柳宗元在文章中使用了多個通假字,讓文章更有意境。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通假字例子:

TongjiziThis charactersignificance
殺戮、受辱
往、到
沿順著、依著
逃走
廣大

難解詞語釋義

文章中還有一些難解詞語,需要仔細解釋:

  • 未始:古意為”未曾”,今義為”沒開始”
  • 箕踞而邀:形容坐的姿勢很放鬆
  • 異而不可原:奇特而難以理解

始得西山宴遊記通假字

《始得西山宴遊記》文體特點

《始得西山宴遊記》是唐代山水遊記代表作之一,展現出作者柳宗元的獨特散文天賦。這篇文章融合了多種表達方式,如記敘、描寫和抒情,形成獨特風格。

黃寶石評論:《始得西山宴遊記》乃一寫意溫雅的遊記佳作。

這篇文章不僅突顯柳宗元的文學才華,還顯示他的政治理想和人生哲學。透過對西山的描寫,作者展現了對大自然和人生的深情和思考。它展現了唐代山水遊記的魅力之處。

文體特點表現方式
結構嚴謹首尾呼應,層次分明
語言優美辭藻華麗,意境深遠
情景交融自然景觀與個人情感相結合
哲理深刻融入政治理想和人生思考

總的來說,《始得西山宴遊記》是一篇極具價值的山水遊記。同時,它也展示了柳宗元散文的精粹,為唐代文學作出了重要貢獻。

柳宗元的寫作動機探究

領取論仁 論孝 論君子工作紙

柳宗元寫《始得西山宴遊記》受到他的人生經歷影響。他生活在唐代,文學作品反映了當時社會。

政治失意的影響

柳宗元年輕時通過科舉考試,顯示他的才華。但政治環境的變故使他被貶到永州,這裡他度過十年。這段經歷影響了他的創作。

常恆惴慄,心懷恐懼。

這句話暗示了柳宗元心靈的不安,激發他尋找心靈寄託。

自然山水的啟發

哲學思想的融入

柳宗元將老莊思想融入文學,透過山水表達人生感悟。他提到「與天地精神往來」,表達對自然的敬畏。

寫作動機表現手法思想內涵
政治失意恆惴慄的心理描寫尋求解脫
自然啟發西山景色的細緻描繪與自然融合
哲學思考老莊思想的融入人生感悟

透過《始得西山宴遊記》,柳宗元記錄個人歷程,也呈現了唐代文人的精神探求。

文章主旨分析

《始得西山宴遊記》融入了柳宗元的思想。故事以西山遊覽為背景,描寫了作者在貶黜後的情感。這篇文章是唐代散文的經典,也反映了柳宗元對生活的深刻看法。

始得西山宴遊記主旨

文章主要講述了柳宗元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他喜歡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這既是對逃避現實,也是追求精神自由。通過讚美西山,他表達了追求高尚理想及拒絕凡俗的意志。

山色有而極,致爽麗者無盡。

這一句描述了西山的美景,也蘊涵了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始得西山宴遊記》透過這樣的方式,體現了柳宗元面對挑戰時的堅韌,以及對理想的堅持。

段落大意及結構分析

《始得西山宴遊記》被視為柳宗元散文的經典之作。其結構精巧富有深意,讓人深入思考。我們將通過分析段落的內容和結構,來理解這篇文言文的精髓。

第一段內容概述

文章一開始就介紹作者柳宗元被貶時的心情。他因為政治失勢被貶到永州那裡。在那裡,他感到非常沮喪和不安。儘管他在當地遊覽,卻找不到心靈的慰藉。這段描述為後來的轉折做了鋪墊。

第二段內容概述

第二段描述作者發現西山並進行遊覽。柳宗元寫下了西山的獨特景色,比如蟻穴相通、石洞縱橫等。透過這些描述,他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讚美和對生活的體悟。這段文字展示了結構的精妙之處。

段落之間的連貫性

通過一句「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前後段之間產生了巧妙的銜接。這展示了文言文的段落過渡的重要作用。作者從被貶到永州感到失望,到發現西山後情緒大好,呈現了他心靈的轉變。這種結構使文章更有層次,更引人入勝。

總的看來,《始得西山宴遊記》不僅結構緊湊,內容也豐富。這篇作品是研究文言文寫作技巧的優秀范本。通過對文章結構的剖析,我們更進一步理解了柳宗元的文學天賦和思想深度。

修辭手法詳解

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運用了多樣修辭手法。他展示了高超的散文技巧。這篇文章的修辭分析是了解文言文的歷史文學風采的關鍵。

襯托手法的運用

柳宗元善用襯托手法,使西山的魅力更為明顯。他透過描述其他地方的平凡,襯托西山的卓越之處。這不僅豐富了文章內容,也深刻了讀者對西山的認識。

對比手法的效果

文章中用了許多對比手法,尤其是在描述作者在西山前後的心情變化。強烈的對比凸顯了西山對作者情感的影響。它讓讀者更能感受作者的情感波動。

領取論仁 論孝 論君子工作紙

其他修辭技巧分析

除了襯托和對比,柳宗元還運用了不少其他修辭技巧:

  • 誇飾:形容西山時,文詞經過誇飾處理
  • 借代:使用具體的事物替換抽象概念
  • 對偶:這樣的句式使文章更有節奏感
RhetoricEffectExample sentences
襯托使西山的特點鮮明「其志無與」
對比突出作者心情的變化「始吾疑」vs「已而樂之」
誇飾豐富景色描述「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記敘手法分析

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展現了高超的記敘技巧。他將故事按照時間順序清晰地呈現出來。這故事從被貶到發現西山,再到宴遊的過程,一步步展開。

在寫作方式上,柳宗元靈活運用了時間線索。他清楚地寫下「今年九月二十八日」,這讓整個故事更加具體和真實。

始得西山宴遊記記敘手法

柳宗元善用細節來描寫西山的美景,比如「蒼然暮色」、「青林翠竹」。這些描述生動豐富了西山的記敘,讓讀者更容易沉浸其中。這些細節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細致入微的觀察。

記敘要素Specific applicationEffect
時間順序從被貶到遊覽西山脈絡清晰,易於理解
空間描寫由法聽寺到西山全景層次分明,如臨其境
細節刻畫景色、心理等細節增強真實感,深化主題

總結來看,柳宗元的記敘手法充分展示了他的文學天賦。他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唐代散文典範。這對中國文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影響。

描寫手法探討

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展現了他高超的描寫技巧。這部作品展示了唐代文學的特別之處。他生動地描述了山水,還融合了豐富的情感和哲理。

景物描寫的特點

柳宗元在描寫山水時使用了步移法。這方法隨作者的腳步順序描繪景物。透過這種方式,他讓讀者感覺自己也在遊覽西山。他的手法展示了對自然的熱情,揭示了西山的美。

心理描寫的深度

《始得西山宴遊記》不僅展示了外在景物,還深入刻畫了作者的內心。柳宗元將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相結合,達到獨特效果。這種心理描寫顯示了作者對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思考。

描寫特點Effect
步移法生動呈現西山景色
情景交融深入刻畫作者內心感受
細膩觀察增強文章的真實感和感染力

柳宗元的描寫方法豐富了《始得西山宴遊記》。同時,他的方式為後世文學創作提供了寶貴啟示。融合景物與心理的手法,成為唐代文學的經典,並深遠影響著後來文學。

抒情手法解析

《始得西山宴遊記》展現柳宗元的文風在唐代散文中的獨特位置。他巧妙地將自己的情感和西山之美融為一體。這樣製造了一種特別的敘事抒情風格。

  • 排比:如「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加強了句子的節奏感
  • 對偶:「施施而行,漫漫而遊」,增添詩意
  • 疊字:「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舒緩語氣,突出放鬆感
  • 比喻:「若垤若穴」,生動描繪西山景象

這些手法不僅顯示了柳宗元的才華,還讓《始得西山宴遊記》成為唐代散文的經典之作。通過抒情手法,柳宗元將個人情感和自然景色融合。這展示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深刻體悟。

領取論仁 論孝 論君子工作紙

柳宗元的人生體悟

柳宗元透過《始得西山宴遊記》展示了他對人生的思考。這篇作品展現了唐代的文人思想和柳宗元哲學思考的核心。他遊西山的經驗讓他對自然、人生和社會有了新的理解。

對自然的感悟

在西山,柳宗元感受到了自然的壯闊和人的渺小。他描述了山水之間的美景,表達了對自然的敬意。這種敬畏體現在他的作品中,讚美大自然。

對人生的思考

西山之行讓柳宗元深刻思考了人生。他思索個人命運和社會的關聯,顯示了唐代文人獨特的哲學洞見。這些思考展示了他成熟的哲學思想。

對社會的反思

通過西山之行,柳宗元反省了當時社會的現實。他表達了對自己處境的超然和對精神自由的向往。這展現了他對社會的批判。

體悟層面Specific performance思想意義
自然感悟讚美山水之美展現對自然的敬畏
人生思考反思個人命運體現哲學深度
社會反思追求精神自由展現批判意識

柳宗元哲學思想

作者心境變化的時間軸分析

時間階段心境變化
初到永州憂懼不安
遊西山前排解抑鬱
登西山時被自然吸引
遊覽後期與自然融合

最後,柳宗元與自然合為一體。這個轉變展示了他從政事挫敗到心靈自由的心路歷程。同時,它也揭示了唐代文人面對困境時的心靈調適。《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分析顯示,大自然這裡的山川對心靈有著特別的療癒作用。

《始得西山宴遊記》的文學價值

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是唐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篇永垂不朽的文章。它展現了柳宗元獨特的文風和深刻的思想。

在散文史上的地位

在唐代散文史上,柳宗元的地位非常重要。這篇文章寫於西元809年,是永州八記系列的第一篇。它展示了作者對自然之美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文學成就Influence
唐代山水詩四大家之一對山水文學產生深遠影響
古文運動推廣者推動散文創作的革新
永州八記代表作成為後世遊記散文的典範

領取論仁 論孝 論君子工作紙

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始得西山宴遊記》不僅影響了柳宗元時代的作家。它將山水美和個人感情結合得完美無缺。這創作手法豐富了唐代散文的風格,為後來的作家們帶來了靈感。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國外對柳宗元的關注日益增加。2019年,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出版了《寫在流放途中:柳宗元詩集》。這本書收錄了140首詩,獲得了讚譽。它讓世界更多人接觸到柳宗元,推動了他的作品在全球的傳播。

in conclusion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是他的傑作之一,表現了他對自然的深刻理解。這篇作品呈現了唐代散文兼具的哲理思考。在被貶永州的時刻,柳宗元透過對西山的探索,將自己的情感和山水之美融為一體,寫出了這篇有影響力的遊記。

這篇作品獨特之處在於其結構安排和描寫技巧。柳宗元運用對比、細膩的描寫和心理刻畫,展示了西山的美。《始得西山宴遊記》描述了作者由悲觀到改變,這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堅強和鬥志。

《始得西山宴遊記》是永州八記中的重要篇章,它不僅是一篇脫節的山水文,也是柳宗元個人思想和情感的寫照。它展示了唐代文人在困境中的高尚品格和對藝術的追求。該作品的語言流暢、內容豐富,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擁有重要地位。

始得西山宴遊記 dse

1. 解釋以下詞語的意思:(4分)
a) 始得: _______
b) 襟懷洞開: _______

2. 將以下句子譯成白話文:(4分)
“自峰頂隱天姥,下隔淮泗,漢寺隱隱,標錯畫棟,雲氣雪色,互相輝映。”

3. 作者是如何描述登山的過程的?(4分)

4. 文中提到”有亭翼然臨於頂上”,請解釋這個場景的意義。(3分)

5. 作者認為為什麼很少有人發現這個絕佳的景點?(3分)

6. 文章中的”嗟乎”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慨?(4分)

7. 將以下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予既為此奇壯觀,繼之以夜,則歸。”

8. 簡述本文的主旨,並分析作者如何通過描寫景色來表達自己的感悟。(4分)

FAQ

什麼是《始得西山宴遊記》?

《始得西山宴遊記》是柳宗元在永州的時期寫的散文。他在永州是被貶的。他描述了在永州遊覽西山的經歷。

這本書表達了他與自然的和諧。透過這次西山之遊,他有了新的精神體悟。

柳宗元的生平簡介是什麼?

柳宗元生於唐朝。起初他忠於儒家濟世之志。但後來因從政失意而被貶永州。

在永州期間,他開始學習佛老思想。並且在他的作品《永州八記》中呈現了心路歷程。

《始得西山宴遊記》語譯中有哪些重要的通假字和難解詞語?

這篇文章中用了很多換字。比如「僇」換成「戮」、「趣」換成「趨」。還有「緣」代表「沿」。

不好懂的字還有「遯」,它和「遁」差不多意思。「顥」則是「昊」的意思。了解這些換字很重要,可以幫助理解文章。

柳宗元在創作這篇作品時的動機是什麼?

柳宗元創作這篇作品有幾個原因。他遭受政治失敗後感到沮喪。西山的自然啓發了他。

他同時融入老莊哲學思想。這使他透過對西山之遊,表現了對自由的渴望。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麼?

文章主要描述了透過對西山之遊,作者的憂鬱情緒。並呈現了西山高尚的情操。文章強調了精神的超脫。

文章的結構和段落安排如何?

這文章分為兩個部分。首段描述了作者貶官後的心情。第二段細說西山之遊的感受和領悟。

兩段之間有一個承接的句子,讓整篇文章看起來更流暢。

作品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柳宗元運用了很多修辭。他用其他山水來襯托西山的獨特之處。也以作者喜怒哀樂體現出對比。

柳宗元在這篇作品中運用了哪些記敘和描寫技巧?

這作品的記敘是用順序法。講述事件經過。描寫則用了步移法, 讓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相交輝映。

這樣做讓情景十分生動明瞭。

文中體現了柳宗元對哪些方面的體悟?

柳宗元透過西山作了很深入的思考。對自然、人生、社會都有新的見解。他展現了追求精神自由的態度。

這篇作品在文學史上有何重要意義?

《始得西山宴遊記》在唐代文學中佔有一席之地。它展現了柳宗元獨特的文風和思想。對後世文學有深遠影響。

Now repost from the button below the blog to the GETUTOR website, "Contact the staff to get a $20 tuition fee waiver, without further ado, go and search for a suitable tutor to take classes now GETUTOR - Hong Kong Instructors General Association

Want to catch up on school progress?GETUTOR Hong Kong Tutor AssociationThere are more than 35,000 three tutors

Find the best tutor for you in as little as one hour!

cling toGE Blog,FacebooksameInstagram, tutoring?GETUTOR!